我在不少企业工作过,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:
- 老板整天盯着采购花了多少钱,生怕成本超了;
- 采购员则忙着催供应商、跟订单,只求把东西按时拿到手;
- 看似大家都很努力,但结果往往不理想
——成本控制不住、交货老是延迟、质量还时不时出问题。
很多人觉得这是老板只看利润、采购只管执行的天然矛盾。其实不是,真正的问题出在“指标不清”。
只有把采购成本、质量、交付、库存、紧急采购、供应风险这些指标都明确量化,老板和采购才能顺畅沟通,做事有依据,而不是凭感觉。
我自己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,直到用了鲸采云SRM系统才明白:采购的工作和老板的利润目标完全可以一致——关键就在于盯住这6个核心指标。

文章中使用到的采购管理系统,可直接注册体验:鲸采云SRM – 立即注册
1. 采购成本节约率
计算方法:节约率 =(原本预计花的钱 - 实际花的钱)÷ 原本预计花的钱 × 100%
采购成本节约率是老板非常看重的指标,它能直接看出采购部门降低成本的成效。
我刚做采购那会儿,公司给我定了任务:今年原材料预算是两千万。
我通过集中采购、筛选优化供应商、和供应商谈判等方式,最后实际只花了一千九百万。算一下,节约率就是5%,这节约下来的钱直接就变成了公司的利润。
不过,这个指标虽然看起来简单,但有个问题很容易被忽视:如果一味压价,买到质量差的材料,后面可能要返工、停工,甚至客户退货,省下的钱全赔进去都不够。
根据我个人的经验,成本节约率一定要和质量指标一起看,不能只看数字好不好看。

2. 供应商准时交货率(OTD)
计算方法:OTD=按时交到的订单数÷总订单数×100%
采购能不能做好,关键看供应商能不能按时交货。OTD这个指标就是看供应商有没有按时把货送到。
举个例子,我有一次一个月下了200个订单,结果只有190个按时送到了,那OTD就是95%。
听起来好像还行?但问题来了——那10个没按时到的,刚好是生产线要用的关键零件。结果工厂停工一天,损失几十万,之前省下的成本全搭进去了
我在实际工作中,习惯按照物料的重要性来分析OTD。
- 关键材料,比如核心零部件,必须几乎100%准时,不能出错;
- 普通的小配件、辅料,偶尔晚点还能接受。
用系统来管这个数据,比人工统计清楚多了,还能提前发现哪个供应商要掉链子,早点应对。

3. 采购订单履约率
计算公式:履约率=没有出错的订单数 ÷ 总订单数 × 100%
很多人容易把“履约率”和“准时交付率(OTD)”搞混,其实它们看的重点不一样:
- OTD 看的是“有没有按时送到”;
- 履约率 看的是“送得对不对”。
订单从下单到收货,每个步骤是不是都准确无误,这就是履约率要关注的。
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,我下单买了3.0mm厚的钢板,结果供应商送来了3.2mm的,害得生产线停了两天。
要是有个系统能把订单、审批、收货和发票这些信息都记下来,那履约率出问题就能马上被发现和解决。
现在我们用了鲸采云SRM系统,这类问题就好管多了:
- 履约率自动生成报表,不用手动算;
- 哪个订单出问题,系统马上标出来;
- 采购负责人能第一时间处理,避免小错酿成大祸。


4. 供应商质量合格率
计算公式:合格率=合格的产品数量 ÷ 总送货数量 × 100%
质量问题带来的麻烦,有时候比晚交货还严重。我之前遇到过一次:一批关键零件送了2000个,其中有30个不合格,看起来只有1.5%,但这些是用在核心产线上的,只要一个出问题就会导致整条线停摆。有些关键部件,要求合格率得达到99.9%以上,才能保证生产不中断。
以前我们靠人工统计质检数据(比如IQC抽检结果),又慢又容易算错。
现在用了鲸采云SRM系统,质检数据能自动同步进来,还能根据不同物料的重要程度设置合格率警戒线。比如:
- 关键材料,低于99.5%就报警;
- 普通辅料,95%以上就可以接受。
一旦数据异常,系统马上提醒我。这样我就能提前找供应商谈整改,而不是等到生产出了大问题才去救火。

5. 库存周转率
计算公式:库存周转率=销售用掉的物料成本 ÷ 平均库存
这个指标,采购和财务都特别关心。它说白了就是:你的库存“转”得有多快。
举个例子:如果你一年卖了1000万的货,平均手里压着200万的库存,那周转率就是5次。意思是,一年里这批库存被用掉又补货了5轮。次数越高,说明钱没有死死压在仓库里。
我之前吃过亏:有一批电子元器件买多了,结果还没用完就过时了,最后只能报废,白白损失一大笔钱。而且库存一多,占着资金,公司现金流就紧张,发工资都可能受影响。
现在靠系统管理,能实时看到库存数据,自动算出周转率。再结合物料会不会过期、市场需不需要这些料,来决定什么时候买、买多少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:
- 生产不会缺料,照常运转;
- 又不会囤太多,省下占用的资金。
老板高兴是因为现金更灵活了,而我作为采购,也能确保关键物料不断货,做到“不断料”和“不压钱”两不误。

6. 紧急采购比例
计算公式:紧急采购比例 = 紧急采购的单数 ÷ 总采购单数 × 100%
这个指标能看出一个公司做事有没有计划、能不能提前准备。
我刚开始做采购时,经常一半以上的单子都是“救火式采购”,什么叫救火?就是——
- 昨天还没想着买,今天就要送到;
- 时间紧,只能找贵的供应商,价格高;
- 没时间验货,质量没保证;
- 加急运输,运费翻倍;
- 自己也得跟着加班,累得够呛。
现在我们用了鲸采云SRM系统,每一张采购单都会标记是不是“紧急”。系统会自动算出每周有多少是紧急采购,生成报表。
我每周都会看看这个比例,要是太高了,就得去查查原因。是需求部门没提前计划好,还是供应链反应太慢?
设置这个指标,不是为了惩罚采购人员,而是想让大家都能提前规划好,让采购和生产都能按部就班地进行。

怎样利用鲸采云SRM系统管理好这六大指标
我总结了几条经验,如果你正在用或者打算上SRM系统,可以参考一下:
1. 数据标准要统一
把所有物料、供应商、采购订单、价格这些数据都统一录入到鲸采云SRM系统里。
以前咱们每人都有自己的Excel表,指标口径都不一样,做出来的报表根本没法对比。统一口径之后,系统就能自动生成数据,像节约率、按时交货率(OTD)、履约率、合格率、库存周转率,还有紧急采购的比例这些指标,一下子就都能算出来了。

2. 设定目标和预警很重要
鲸采云SRM系统可以给每个关键指标设一个“健康线”,比如:
- 准时交货率(OTD)低于95%就算不达标,
- 紧急采购比例超过10%就算异常。
一旦数据跌破这些线,系统就会自动提醒我。这样我就能早点发现问题,找供应商沟通或调整计划,而不是等事情闹大了才去救火。
3. 定期回顾和分析数据
系统每个月、每个季度都能自动生成对比报表,告诉我:
- 哪些指标变好了,哪些变差了?
- 哪家供应商最近老是延迟?
- 是生产计划临时改导致紧急下单,还是供应商自己不行。
通过定期复盘,我能快速搞清楚问题出在谁身上,然后对症下药。
4. 指标要看得懂,老板和采购都要明白
系统不光是算数,还得把结果“画”出来,让大家一眼看明白。
- 通过构建可视化报表,每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原因都一目了然。
- 系统还能分析供应商的表现、库存风险和紧急采购的原因,帮助采购经理调整策略。
- 同时,老板也能直接看到利润提升的情况,实现降低成本和实际效果的双赢。

结语
我想说,搞这些采购指标,不是为了把报表做得好看,而是为了让老板和采购能“说同一种话”。
指标明确了,责任分清了,大家工作起来就更有目标了。
从现在起,如果你还在用Excel手动整理这些数据,不妨试试用鲸采云SRM系统来管理这六大核心指标。
这样既能节省成本、提高效率,又能确保措施有效执行,让老板安心,也能让你这个采购经理轻松很多。